遠紅外線具有增加血液、組織間體液循環及提高生長因子活性之功效,其頻率與水分子共振吸收頻率相近,因此會誘發人體細胞中的水分子產生共振效應,在人體內轉化成熱能,使皮下深層組織溫度上升,繼而溫熱滲透活化細胞,提供血管循環所需能量,幫助組織吸收養份與排除生理毒素,以達預防疾病功效。
【溫熱療法】
-
改善循環障礙,促進全身新陳代謝,有助排除毒素、消腫、活化生殖系統功能及緩解疼痛、消除疲勞
-
調節自律神經,提升睡眠品質,改善失眠症狀
-
抑制血管發炎,修護損傷及防止血管病變、栓塞
-
提供細胞含氧量,增加細胞活性、促進傷口癒合、延緩衰老
-
用於針灸與物理治療前調理,有助於治療功效
【主要作用機轉】
1 .皮膚溫度升高時,皮內熱感應器會通過丘腦反射使血管擴張、血流加快。也會引起血管活性物質釋放,降低血管張力,繼而促進血流,加速循環。全身循環系統改善後,新陳代謝廢物(包含致癌重金屬、致疲勞乳酸、尿酸等等)更容易排出體外,也可減輕肝臟及腎臟負擔。
2 .經由身體大面積照射遠紅外線,人體神經及毛細血管接受到的溫熱刺激可反射到大腦,緩和交感神經,興奮令人放鬆的副交感神經,進而幫助睡眠。
3 .腫瘤細胞對高溫的接受度比正常組織低,在正常組織可耐受範圍之內升高體溫,有助腫瘤細胞凋亡並抑制其增生。
4 .遠紅外線可有效改善病灶處的供血狀態,控制炎症發展使其侷限化,並加速病灶修復和炎症水腫的消退,減輕神經末梢的刺激,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。
5 .皮膚照射遠紅外線,可提高生長因子活性,刺激膠原蛋白生成,以加速傷口癒合。
6 .遠紅外線會抑制血管內皮中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劑作用,增加血液中一氧化氮 (nitric oxide) 濃度,促進皮膚的微循環。
【注意事項】
*皮膚溫度感覺異常者及心臟血管疾患(例如:裝有心臟支架者),須小心使用。
*懷孕婦女應避免使用。
*避免將頭部置於艙內,以防缺氧情形發生。
*提醒治療過程若感胸悶、心悸等不適,可以先將心臟以上部位暴露於遠紅外線艙外,或是請專業人員協助處理。
*調理過程可能因大量出汗造成脫水的狀況,須於前後多補充水份。
【相關研究】
-
中華體育季刊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第 30 卷第 3 期,頁 185~192 (2016. 9.)
-
(Inoue & Kabaya, 1989; Leung et al., 2012)
-
◎本課程非常規醫療內容,請諮詢醫師評估後轉介
體深層細胞熱代謝課程